1. 中国发布《精准营养食品团体标准》,开启“基因-代谢”定制时代中国营养学会发布《精准营养食品团体标准》,明确要求定制化营养产品需结合用户基因数据、代谢组学及肠道菌群检测结果。首批认证企业(如汤臣倍健、华大基因)推出“代谢型维生素包”“肠道微生态调节剂”等产品,定价较普通保健品溢价300%,但618预售首日销量突破10万单,用户复购率达78%。 2. 全球首款“细胞培养肉”汉堡获FDA安全认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批准细胞培养肉公司GoodMeat的“无细胞培养牛肉汉堡”上市。该产品通过提取牛肌肉干细胞,在生物反应器中增殖形成组织化肉块,无需屠宰动物。临床盲测显示,其口感、营养价值与传统牛肉无显著差异,且碳排放降低96%。行业预测,2026年细胞培养肉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。 3. 日本推出“AI血糖管理”功能性食品订阅服务日本明治集团旗下AI Nutri推出“GlucoSync”订阅服务,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血糖,AI算法实时生成个性化饮食方案,并配送定制化低GI食品(如抗性淀粉饼干、膳食纤维面包)。临床数据显示,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3个月后,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平均下降0.8%,且体重减轻2.3公斤。目前,该服务已覆盖日本超50万用户。 4. 欧盟立法禁止“植物基食品”滥用动物命名欧盟通过《植物基食品命名法》,要求“素肉汉堡”“植物奶”等产品名称需明确标注“植物来源”,并禁止使用“培根”“芝士”等动物制品命名。新规将于2025年12月生效,预计影响欧盟市场超300亿欧元植物基食品销售额。行业分析称,这将推动植物基品牌转向“功能性营销”(如高蛋白、低碳水)。 5. 全球首款“肠道菌群移植(FMT)口服胶囊”商业化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icroBiome Therapeutics宣布,其研发的FMT口服胶囊FMT-200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,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(CDI)。该胶囊采用冻干菌群技术,含200种健康肠道菌株,临床治愈率达92%,且复发率较传统抗生素治疗降低80%。目前,该产品已在美国100家医院投入使用。 6. 中国“药食同源”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根据艾瑞咨询数据,2025年中国“药食同源”食品(如人参咖啡、枸杞原浆、阿胶糕)市场规模达3200亿元,年增长率超25%。其中,中式养生茶饮品牌“同仁堂知嘛健康”凭借“草本奶茶”“熬夜水”等创新产品,单店月均销售额超500万元,成为Z世代“养生朋克”首选。 7. 全球首款“可降解包装+营养缓释”功能性零食上市英国零食品牌EcoNutri推出“藻类蛋白棒”,采用海藻提取物制成的可降解包装,并在零食中嵌入微胶囊化维生素(如维生素D3、B12)。咀嚼时,微胶囊在肠道特定pH值下释放营养,生物利用率提升40%。该产品获英国食品标准局(FSA)创新认证,上市首月销量突破100万根。 8. 韩国发布《功能性食品标签管理新规》,严打虚假宣传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(MFDS)宣布,自2025年7月起,功能性食品需标注“功效成分含量”“人体临床试验数据”及“不适宜人群”。违规企业将面临最高10亿韩元罚款。新规实施后,韩国市场超40%的功能性食品(如益生菌、胶原蛋白)重新调整配方或下架整改。 9. 全球“抗衰老补充剂”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,NMN成核心成分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,2024年全球抗衰老补充剂市场规模达120亿美元,烟酰胺单核苷酸(NMN)、白藜芦醇、亚精胺等成分占比超60%。日本品牌Shinkowa推出的“NMN+PQQ”复合胶囊,通过激活线粒体功能延缓衰老,在亚马逊平台连续12个月蝉联保健品销量冠军,单月销售额超2000万美元。 10. 中国本土乳企推出“A2β-酪蛋白+HMO”婴幼儿配方奶粉飞鹤乳业宣布,其研发的“星飞帆卓睿A2+”婴幼儿配方奶粉上市。该产品含100% A2β-酪蛋白(更易消化)及2种母乳低聚糖(HMO),并通过临床验证可提升婴儿肠道双歧杆菌丰度35%。上市首周,该奶粉在天猫、京东平台销售额破亿元,标志着国产婴幼儿奶粉进入“科技+功能”双驱动时代。 快报结语: |
2025-9-15
2025-8-26
2025-8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