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️⃣ 第一步:资质互审 🔹 注册人必查: ✅ 受托方是否有对应类别的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》? ✅ 是否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? ✅ 是否有同类产品生产经验? 🔹 受托方必查:
✅ 注册人是否持有有效的《医疗器械注册证》或者采用委托生产注册申报? ✅ 技术文件是否完整、合规? 2️⃣ 第二步:签订协议,协议必须明确 ▸ 明确质量标准 ▸ 划分质量责任 ▸ 确定变更控制流程
3️⃣ 第三步:技术转移 ▸ 移交产品图纸、工艺流程图、BOM清单 ▸ 培训受托方操作人员(关键工序现场示范) ▸ 完成工艺验证,确保生产工艺稳定
4️⃣ 第四步:小批量试生产 ✅ 验证生产线稳定性(连续生产3批合格品) ✅ 确认工艺参数(温度/时间/压力等) ✅ 记录完整数据
5️⃣ 第五步:注册检验&临床评价 ▸ 注册检验样品/临床试验样品(如涉及)必须来自试生产批次 ▸ 检测机构需有CMA/CNAS资质▸ 临床试验机构符合GSP相关规范要求
6️⃣ 第六步:批量生产&上市 量产前必做: ▸ 取得产品注册证/生产许可证(首次注册委托生产) ▸ 制定《放行审核规程》(双方质量负责人双签字) 上市后重点: ▸ 建立追溯体系(每批产品可溯源) ▸ 定期审核评价受托方质量保证能力和体系运行情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