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2025年6月第4周全球管理体系动态汇总一、国际标准与认证体系更新供应链ESG管理强制化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(ISSB)联合ISO发布《供应链ESG管理体系框架》,要求跨国企业将环境(E)、社会(S)、治理(G)指标嵌入采 ...
2025年6月第4周全球管理体系动态汇总一、国际标准与认证体系更新供应链ESG管理强制化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(ISSB)联合ISO发布《供应链ESG管理体系框架》,要求跨国企业将环境(E)、社会(S)、治理(G)指标嵌入采购、生产全流程。2026年起,未通过第三方ESG管理体系认证的供应商将被剔除核心名单。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体系与欧盟、美国达成互认协议,出口企业认证成本降低30%,通关时间缩短50%。 质量管理与碳中和协同 ISO发布《质量管理与碳中和协同实施指南》,鼓励企业将碳减排目标纳入质量方针。首批通过“质量+碳中和”双标认证的企业可享绿色金融优先支持。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《零碳工厂评价与管理体系要求》,明确工厂需通过碳核算、减排规划、碳抵消等全流程管理,首批100家试点企业名单将于7月公布。 数据安全与金融服务认证升级 央行发布《金融业数据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规范》,要求银行、保险等机构通过“DSMM(数据安全成熟度模型)”四级认证,涉及核心系统的企业需在2026年前完成整改。证监会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ETF期权交易,自2025年10月9日起施行,推动金融市场开放与风险管控并行。
二、行业监管与合规强化医疗器械UDI全链条追溯 国家药监局要求2025年底前,三类医疗器械(高风险)实现从生产到临床使用的UDI(唯一设备标识)全链条追溯。企业需建立UDI与ERP、WMS系统对接的管理体系,违规者将被暂停产品注册。 管理体系认证“飞行检查”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认证“飞行检查”,首轮抽查覆盖500家企业,15%因体系文件与实际运行脱节被撤销认证资格,相关案例纳入企业信用记录。同时,取缔32家无资质培训机构,要求讲师须持“管理体系高级审核员+行业专家”双证上岗。 职业健康安全AI监控强制配置 化工、建筑等高危行业需安装政府指定品牌的AI行为监控设备(采购可享30%补贴),违规行为自动触发预警。通过ISO 45001认证的企业可额外申领最高200万元专项扶持,但需匹配员工安全操作AI监控系统。
三、技术创新与工具应用AI驱动的质量管理智能化 - 中国质量协会推出《AI-QMS(质量管理)实施指南》,鼓励企业利用AI实时监控生产数据。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试点后,产品不良率下降40%,体系审核效率提升65%。
- 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出统一管理MOM运营平台,集成生产(MES)、质量(QMS)、仓储(WMS)等模块,实现电子装配领域全流程数字化。
区块链存证与供应链透明化 核心企业需将供应商资质、质检报告、物流信息上链存证。某家电企业应用后,供应商审核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,假冒伪劣配件流入率降为零。 低代码平台降低合规成本 推荐采用“简道云+Power BI”组合(月均成本<800元),自动生成合规看板,减少人工填报误差。制造业企业需建立质量、环境、职业健康安全(EHS)风险联动评估机制,缺失关键项将触发一票否决。
四、区域政策与市场动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 中央金融委员会印发《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》,提出深化金融市场建设、扩大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等六项举措。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,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、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等。 全球南方国家治理角色上升 金砖国家(含2025年新成员印度尼西亚)同“全球南方”政治安全事务对话加深,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。中国通过“一带一路”深化合作,助力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。 企业绩效管理数字化转型 麦肯锡研究指出,73%的企业将重构绩效管理体系,嵌入AI助手实时分析工作流数据,支持OKR/KPI/BSC多模型混搭。某互联网企业通过AI驱动的安全威胁检测系统,将客户投诉响应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。
五、未来趋势与挑战ESG与供应链深度绑定 跨国企业需将ESG指标嵌入战略规划,未通过认证的供应商将面临市场准入限制。中国与全球认证机构深化合作,推动“湾区认证”等机制拓展国际市场。 绿色金融与碳中和协同 零碳工厂、碳足迹认证成为企业吸引绿色投资的关键。金融机构通过DSMM认证后,数据泄露事件下降85%,获监管部门通报表扬。 技术赋能与监管加压并行 AI、区块链等技术推动管理体系智能化,但飞行检查比例翻倍、高危行业AI监控强制配置等政策,要求企业平衡创新与合规风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