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2025年6月第4周全球汽车制造行业动态汇总一、全球市场与贸易动态英国汽车产业陷入低迷2025年5月,英国汽车产量同比下降32.8%,创1949年以来同月最大跌幅。核心原因包括:贸易政策冲击: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 ...
2025年6月第4周全球汽车制造行业动态汇总一、全球市场与贸易动态- 英国汽车产业陷入低迷
2025年5月,英国汽车产量同比下降32.8%,创1949年以来同月最大跌幅。核心原因包括:- 贸易政策冲击: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%关税,导致英国对美出口暴跌55.4%,对欧盟出口减少22.5%。尽管英国获得对美10万辆汽车10%关税的豁免,但配额限制和复杂报关流程仍阻碍出口。
- 供应链中断:工厂临时停产、全球供应链重组加剧成本压力,英国车企被迫转移产能至北美。
- 需求萎缩:制造业订单量与就业率同步下滑,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削弱。
- 中国汽车出口持续领跑
- 整体出口:2025年1-5月,中国汽车出口283万辆,同比增长16%;5月单月出口68.2万辆,同比增长20%,环比增长12%。
- 新能源出口:1-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16万辆,同比增长33%,占汽车出口总量的41%。插混和混动车型成为新增长点,尤其是插混皮卡在商用车出口中表现突出。
- 主要市场:墨西哥、阿联酋、巴西、澳大利亚、比利时为前五大出口国。中东市场(如阿联酋、沙特)成为增量核心,俄罗斯市场因国际品牌退出,中国车企份额提升,但出口量受地缘风险影响有所下降。
二、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- 吉利汽车发布雷神AI电混2.0系统
- 技术突破: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,实现节能、性能、安全性全面提升,包含雷神EM-i AI电混、雷神EM-P AI电混及雷神醇氢EF技术。
- 市场意义:标志着吉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迈出坚实步伐,强化混动技术竞争力。
- 壳牌与理想汽车签署战略合作
- 合作内容:涵盖润滑油供应、技术服务、品牌拓展及全球化战略,共同打造智能出行生态。
- 行业影响:为智能出行领域注入新活力,推动技术融合与市场拓展。
- 长安汽车全球化布局加速
- 区域覆盖:完成欧洲、东南亚等六大区域布局,举办28场区域品牌发布会。
- 产能规划:全球规划20个海外工厂,已建成投产9个,强化本地化生产能力。
- 小米YU7正式发售
- 市场反响:6月26日晚发售即成车圈焦点,凸显小米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品牌影响力。
三、供应链与零部件趋势- 《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》发布
- 核心观点:
- 中国汽车产业出海从战略选择升华为增长引擎,2024年出口量达640万辆,超越日本成全球第一。
- 零部件企业面临技术壁垒、贸易挑战及供应链系统难题,需通过协同创新、资源共享突破瓶颈。
- 智能化、电动化驱动供应链重构,技术创新成为出海核心引擎。
- 企业动态:
- 银轮股份、亿咖通科技等企业强调国际化人才短缺问题,呼吁加强技术适配与本地化运营。
- 万丰集团呼吁避免“内卷”外溢,罗兰贝格建议企业专注核心领域、控制成本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。
- 庆铃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出铃坤纯电轻卡
- 产品亮点:融合庆铃40年高端制造基因与宁德时代生态链技术,打破新能源轻卡市场同质化竞争困局。
四、政策与行业规范- 工信部加强质量监管
- 措施: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车型的抽查力度,赴生产企业及经销场所抽取样车。
- 目标:提升产品质量,保障消费者权益。
- 国家网信办优化数据出境评估
- 内容:发布《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指南(第三版)》,简化申报材料,明确延长评估结果有效期的条件、流程及材料要求。
- 意义:促进数据跨境流动合规化,支持企业全球化运营。
五、未来趋势展望- 电动化与智能化加速
-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8%,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累计达4.7亿公里。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扩大,商业化进程提速。
- 固态电池技术专利数量同比增长82%,企业平衡技术创新与商业可行性,计划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示范应用。
- 全球供应链重构
- 地缘政治影响加剧,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、技术合作降低风险。中国零部件企业加速出海,贴近目标市场建立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。
- 服务模式创新
- 汽车产业竞争转向“技术+服务”双轮驱动,金融服务、出行服务及核心技术专利布局成为关键要素。预计2030年智能汽车相关服务收入将占行业总利润的45%。
|